黄鹤楼街道:搭建家校社共育平台,全力呵护幼儿健康成长
神清意平,所做的事情才能公平正直。
进入 干春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学 儒学 。说到底,以国学来代替原先中国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是受到进化主义影响,当时的人们将中国落后的原因归咎于原先中国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模式。
比如将《周易》《论语》等纳入哲学学科,而《尚书》《春秋》等纳入历史学科,《诗经》则成为文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如此,国学乃是一个折中的观念:一方面需要通过强调自身文化传统的意义来激发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区分国粹和国渣来调整本土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在思维方式和价值理想上的差异,更多的时候甚至需要通过证明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之间的一致性来证明固有文明的价值。那么,若是要继承儒学的价值,就只能走民间化的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墨家、道家、法家以及中国化的佛教等亦共同完成和丰富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拼图,但是无论王朝如何更迭,儒家对世界和秩序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担负起了中国精神价值的主体性功能。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中,人们意识到唯有确立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才能摆脱个人和国家之间脱节的状态,确立起国民的国家意识,以抵御西方的殖民掠夺。
胡适等人回北大教学带动了更为激烈的反传统风气,章太炎被顾颉刚等人称为伪装的经师,傅斯年、顾颉刚一代新学人有着更为彻底的科学态度。因此,在经历了与民休息的汉初政治经济政策之后,汉代的国家实力逐渐壮大,汉武帝之后的帝王逐步探索以儒家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以确保大一统国家得到稳定而丰富的儒家意识形态的支持。遇到灾难和疾病,便要向山川进行占卜。
《山海经》的成书虽然较晚,但其中所显示的山川崇拜和山川祭祀制度,可以向前追溯很远,比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20】。山有《山经》,水有《水经》。【45】如此,则在先秦时期于五月、十二月祭祀山川,是一种普遍的礼制规则。与吕氏《十二纪》之首篇文虽不同而皆言农事,其亦为古农书无疑。
儒家认为,礼莫大于祭,而祭祀必以时节,否则就是黩和侈。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
(《礼记·聘义》)山川鬼神是全社会的共识(《尚书·伊训》)。这些方法,与《山海经》中的方法大致相同。令曰:归祼于我多高处山。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
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33】除了这几个著名的水神之外,楚人还祭祀淮河、大水(或许就是长江,在楚人心目中地位甚高)、汉女、湘君(湘夫人)、大波、水上、溺人、大川有等。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山神。来自西方,便上西方之坛
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离骚》有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句,郭璞、王逸都以之为注【7】。
同篇引用《尚书》说:山川鬼神,亦莫敢不宁。其祠:毛用一鸡祈,婴用一璧瘗。
55 钱志熙:《论上古至秦汉时代的山水崇拜山川祭祀及其文化内涵》,第237-258页。在春秋后期的《洹子孟姜壶》中,也记载有齐侯向二天子之神行祭,用璧玉一笥。(《中山经》)《山海经》将天下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藏二十六山系,其中养育着大小山神数百位,祭祀之法各异。与吕氏《十二纪》之首篇文虽不同而皆言农事,其亦为古农书无疑。二是涸川之精,名为蟡,它一头而两身,其形若蛇,其长八尺,叫它的名字即可捉到鱼鳖。《天运》篇作下睽山川之精,都是指山川神灵受到阻隔和忤逆。
(《仪礼·觐礼》)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大傀异灾,诸侯薨,令去乐。总之,孔子虽然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但是在儒家思想中,山川之思绝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文化【55】,它是实实在在的礼典设计和治国之术,具有明确的政治意义和巫术功能。
《幼官》篇记载,齐桓公五会诸侯,下令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必以时【40】。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
古人认为,凡是经过神山圣川,都必须予以祭祀。郭璞注:婴,谓陈之以环祭也。
刘钊先生认为,它们可能是一条山脉中的诸多山峰,也可能是殷代祀典中的一些重要山峰【23】。【36】金文中也称多高处山,大概也是对山川众神的合称。进而阐明,儒家的山川祭祀理论对后来历代的制礼作乐影响深远。学者均认识到此二字与《山海经》中的用法相近。
48 顾颉刚:《四岳与五岳》,第34-45页。20 关于儒家的形成时间,历来有不少争议,或以为早至商代,本文认为儒家的出现仍应以孔子为起点。
皇帝居京望祭,远方的五岳、四渎设有庙宇,有专门官吏管理。如敌人来自东方,便上东方之坛。
忽略山川,是大不敬: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左传·定公元年》)所以,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礼记·礼器》),是社会运行的根本。(《尔雅·释水》)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
山川鬼神曾是大禹的辅佐(佐禹)【37】。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甲骨文中的貍(埋)是祭山埋牲的象形字,下面画一坎,埋入其中的有牛、羊、犬、鹿等动物形状【24】。(《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简而言之,只有天子才能遍祭天下所有的山川,而诸侯只能祭祀自己封地内的山川,否则便是僭越礼制。
因为照原来,婴是首饰的意思。由于墨子出生晚于孔子,在七十子后,大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之间。
(《尚书大传》)关于五岳四渎在早期中国的确立时间,学界历来存在争论。王以问厘尹高:不谷瘙,甚病,骤梦高山深溪。
《山海经》的成书虽然较晚,但其中所显示的山川崇拜和山川祭祀制度,可以向前追溯很远,比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出现的时间要早得多【20】。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